
1.活動課程又稱( )。
A.分科課程
B.教師中心課程
C.學生中心課程
D.學科課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課程的分類。其中,根據(jù)課程的設計形式可將課程分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學科課程是按各種不同的學科劃分門類,并按照知識的邏輯體系加以設計的課程?;顒诱n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的課程。所以又稱“學生中心課程”。
2.隱性課程又稱( )。
A.潛在課程
B.官方課程
C.正式課程
D.學校課程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了課程的分類。根據(jù)呈現(xiàn)形式課程可分為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二者是相對的。其中,顯性課程是在學校情境中直接明顯體現(xiàn)的課程,是官方設定的正式課程,因此又叫公開課程;隱性課程是以間接、內(nèi)隱的形式出現(xiàn)的課程,因此又叫潛在課程。
3.課程編制受多種因素影響,下列不是影響課程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
A.社會
B.兒童
C.教師
D.知識
【答案】C
【解析】社會、知識和兒童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
4.關于綜合課程,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多項選擇題)。
A.是由兩門或兩門以上相鄰學科的知識滲透、融合而成的課程
B.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性與統(tǒng)一性
C.是基于各門學科內(nèi)在聯(lián)系編制而成的課程
D.它是針對學科課程而言的
【答案】ABCD
【解析】綜合課程主張把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內(nèi)容合并起來組成課程;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性與統(tǒng)一性;是基于各門學科內(nèi)在聯(lián)系編制而成的課程;是針對分科課程(學科課程)而言的。如:自然課(生物、化學、物理、天文);社會課(歷史、地理、經(jīng)濟、政治)。
5.新課程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國家、地方、班級。(判斷題)
【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了新課改的三級課程管理制度。新課改對于課程管理的改變在于: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渝公網(wǎng)安備 500108020049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