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學習字“油”,再學習“汽油、柴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詞,學生就會更清楚“油”的意義。這一學習稱為( )。
A.同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上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答案】C
2.下列哪個選項體現出的動機與其他三個選項體現出不一致( )。
A.因為參加了一次音樂會喜歡上唱歌
B.看了著名籃球明星喬丹的表演愛上打籃球
C.聽了易中天的研究開始癡迷三國
D.因為想獲得獎學金而努力學習英語
【答案】B
3.針對學生的意志類型,教師要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對于十分冒失而決定輕率的學生,教師應( )。
A.從自覺性、目的性和原則性方面著手培養(yǎng)
B.激發(fā)他們的堅韌精神
C.培養(yǎng)他們沉著、耐心的品質
D.提高他們的控制行為的能力
【答案】D
4.剛剛考上山東教師的李強在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要求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大膽闡述自身的意見。在教學中,李強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參與度,還能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表現。在講解知識時,李強老師會先說出自己在學生時代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參與發(fā)言,促進學生的領悟。由此可知,李強老師最有可能受到哪種學習理論的影響?( )
A.行為主義
B.人本主義
C.認知主義
D.建構主義
【答案】B
5.兩三歲的兒童常常會要求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任務,如吃飯、穿衣等等,這時候家長應該給兒童提供這樣的機會,即使他們失敗了也不要責備,因為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這一階段兒童的主要任務是形成( )。
A.勤奮感
B.自主感
C.信任感
D.角色同一性
【答案】B
【解析】根據埃里克森的社會發(fā)展理論,兩三歲的兒童主要沖突是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感。兒童在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自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