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25,国产人成午夜免电影费观看,99国产乱高清成免费视频,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1. <sup id="lot2o"></sup>
    <sub id="lot2o"><dl id="lot2o"></dl></sub>
      <blockquote id="lot2o"><dfn id="lot2o"><table id="lot2o"></table></dfn></blockquote>
      <listing id="lot2o"></listing>
    1. <mark id="lot2o"><dl id="lot2o"></dl></mark>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教師資格證> 考試大綱
      411-《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大綱
      2021-02-25 16:53

      《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一、考試目標

      (一)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學的特點。

      2.掌握地理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礎理論。

      3.運用空間思維等地理科學的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二)地理教學知識與運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課程的性質、地位、理念、設計思路和主要內容。

      2.掌握地理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會初步運用地理教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地理教學的實際問題。

      (三)地理教學設計能力

      1.了解高中學生地理學習需求和已有學習經驗。

      2.掌握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3.能夠結合具體的課題進行地理教學設計。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

      1.理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過程;掌握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熟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

      2.掌握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像、繪制地理圖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實驗和野外觀察、社會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思想和學科特點;了解人地關系的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與趨勢;會運用地理科學一般方法解釋、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二)教學知識與運用

      1.熟悉高中地理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特點;熟悉高中地理課程設置和設計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了解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學的基本特點;熟悉地理教材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學方法的特點和使用條件;掌握地理教學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儀、地理圖冊、投影儀、多媒體、網絡等多種媒體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教學評價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學的基本理論;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分析和解決教學目標設計、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學方法優(yōu)化、地理教學媒體選用、地理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設計

      1.確定教學目標

      (1)了解一般高中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和需求。

      (2)依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3)完整、規(guī)范、具體地表述課時目標。

      2.分析教學內容

      (1)確立適切的教學重點。

      (2)恰當分析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

      3.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

      (1)關注優(yōu)化教學方法。

      (2)合理組合教學方法。

      (3)恰當選擇教學媒體。

      4.設計教學過程

      (1)設計明確的教師活動。

      (2)設計合理的學生活動。

      (3)設計恰當?shù)臏y評題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備的組成要素。

       

      三、試卷結構

       

      模  塊

      比  例

      題  型

      地理學科知識與運用

      44%

      單項選擇題

      材料分析題

      教學知識與運用

      21%

      簡  答  題

      材料分析題

      教學設計

      35%

      簡  答  題

      材料分析題

      教學設計題

      合  計

      100%

      單 項 選 擇 題 :約33%

      非 選  擇  題 :約67%

       

      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讀圖,完成下題。

       

       

       

      圖中反映反氣旋過境時氣壓變化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一般來說,表示城市規(guī)模的指標是

      A.人口比重  B.人口數(shù)量  C.城市占地規(guī)模  D.城市國民生產總值

       

      2.簡答題

      1.題型特點及答題要求

      (1)以人口增長曲線為例,說明如何利用曲線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2)有人說“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應以講授法為主”你是否贊成這種說法,為什么?

       

      3.材料分析題

      (1)閱讀圖甲、圖乙和文字資料,回答問題。

      麻涌鎮(zhèn)地處珠江入???,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以麻涌為中心,一小時即可到達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約11萬,其中外來人口3萬多。20世紀90年代以來,依托港口,引進外資企業(yè)近200家,經濟建設取得飛速發(fā)展。目前,東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夠開發(fā)利用的所剩不多;東莞的1200萬人口中1000多萬是流動人口,社會管理難度很大;東莞的產值很高,污染也很厲害。

       

       

      問題:

       

      問題:

      ①比較說明廣州、東莞、麻涌三個城鎮(zhèn)的等級與服務范圍的大小。

      ②簡述麻涌建設外向型工業(yè)新城的優(yōu)勢條件。

      ③簡述大量人口流入東莞對當?shù)亟洕蜕鐣l(fā)展產生的影響。

      (2)閱讀下面關于“地球的公轉”的教學片段,回答問題:

      教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對地球自轉運動的學習,知道了地球像陀螺一樣不停地圍繞地軸旋轉,那么,地球除了自轉外還有沒有別的運動方式呢?

      學生:(集體回答)還有公轉運動。

      教師:那么地球的公轉是怎樣進行的呢?我們大家能不能通過合作,演示一下地球的公轉呢?現(xiàn)在全班分組開展這項活動,每個小組4-6名同學分工協(xié)作,由每組組長負責,先查詢有關資料,如課本、地圖冊、參考圖書、電腦上網等,(教師指著為學生準備的電腦和參考圖書)大家可以各取所需,通過仔細學習充分了解之后,小組成員互相合作,老師不提供用具,你們自己想辦法演示地球公轉是如何進行的,然后表演給大家看,看哪組合作得最好,演示表演最正確!

      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始找合適的資料學習了解地球是怎樣公轉的,有幾個組的同學代表在電腦里找資料。教師指導學生上學校局域網,找地理學科欄目內的自然地理部分“地球運動”中公轉的一段模擬動態(tài)片。

      教師:現(xiàn)在小組演示開始!請其他同學在觀看時要仔細,看演示是否正確?應該怎樣糾正?

      學生開始分組進行演示。有的使用文具;有的使用課桌椅;有的則采用人體進行相互配合;還有小組的學生自己畫了一個圓盤表示地球進行地球公轉的演示。

      教師鼓勵方式上有創(chuàng)意的小組。引導其他學生對演示中的正確和錯誤進行評價,手把手地糾正,直到正確為止。

      教師:(針對學生在演示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地球沒有在一個平面上公轉;公轉同時地球沒有自轉;公轉的時候沒有傾斜;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沒有形成66.5°的夾角;公轉時地軸沒有始終指向北極星的方向都屬于同學們在演示地球公轉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

      教師用地球儀再正確地演示一遍。打開電腦資料展示,引導學生歸納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軌道、公轉特點:地球公轉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約66.5°的夾角,而且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問題:

      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②選擇該教師所采用的一種方法,就其使用是否得當進行簡要評述。

      4.教學設計題

      閱讀關于“工業(yè)的影響因素”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是:“分析工業(yè)區(qū)位因素”。

      材料二:工業(yè)生產主要在工廠里進行。在工廠里,勞動力(工人、技術人員)等利用動力(燃料、電力)和機械設備,將原材料制成產品。

      工廠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將設工業(yè)區(qū)和工業(yè)城市,需要企業(yè)和政府進行思考和決策。在決策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要考慮從哪里獲得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市場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該選擇在具有明顯優(yōu)勢條件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

      不同的工業(yè)部門,其生產過程和生產特點不同,生產投入的要素不同,生產成本的構成也就不一樣。因此,根據影響成本的主導因素不同,工業(yè)區(qū)位選擇可以分為不同的導向型。

      原料導向型工業(yè):原料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yè),例如制糖工業(yè)、水產品加工業(yè)、水果罐頭加工業(yè)等,應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型工業(yè):產品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yè),例如啤酒、家具制造業(yè)等,應接近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y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yè),例如電解鋁工業(yè),應接近火電廠或水電廠。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yè):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yè),例如服裝工業(yè)、電子裝配工業(yè)等,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導向型工業(yè):技術要求高的工業(yè)。例如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工業(yè),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fā)達地區(qū)。

      材料三:“工業(yè)的主要區(qū)位因素”圖: 

       

       

      圖  工業(yè)的主要區(qū)位因素

       

      問題:

      (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寫出“工業(yè)的影響因素”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2)說明設計意圖。

       

       

      Copyright 2021 高正創(chuàng)新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備19003606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08020049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