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系式是指在一個句法結構里至少有兩個聯(lián)合詞組,這些聯(lián)合詞組的組成成分分別搭配,構成兩套或兩套以上平行的語法關系,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分別搭配是前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依次分別跟后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搭配,形成一種分系式的句法結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分別搭配的是:
A.裘馬輕肥
B.賣官鬻爵
C.吾盜天地之時利
D.井灶,人所飲食
【答案】B
【解析】定義強調:分系式:“兩個聯(lián)合詞組”、“構成兩套或兩套以上平行的語法關系”;
分別搭配:“前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分別跟后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搭配”。
A項:“裘馬輕肥”根據“肥馬輕裘”而來,意思為身上穿著軟皮衣,騎著肥壯駿馬,其中“輕裘”和“肥馬”分別為聯(lián)合詞組,“裘”和“馬”并列,二者搭配;“輕”和“肥”并列,二者搭配,從而形成句法結構“裘馬輕肥”,符合“前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分別跟后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搭配”,符合“分別搭配”定義,排除;
B項:“賣官鬻爵”的意思是出賣官職爵位,其中“賣官”和“鬻爵”分別為聯(lián)合詞組,“賣”和“鬻”并列,“官”和“爵”并列,但兩個聯(lián)合詞組中的并列成分并未搭配,不符合“前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分別跟后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搭配”,不符合“分別搭配”定義,當選;
C項:“吾盜天地之時利”根據“吾盜天之時,吾盜地之利”而來,的意思是我偷盜天時和地利,其中“天之時”和“地之利”分別為聯(lián)合詞組,“天”和“地”并列,二者搭配;“時”和“利”并列,二者搭配,從而形成句法結構“天地之時利”,符合“前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分別跟后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搭配”,符合“分別搭配”定義,排除;
D項:“井灶,人所飲食”根據“井,人所飲;灶,人所食”而來,意思是井是人打水喝的地方,灶臺是人做飯吃的地方,其中“井,人所飲”和“灶,人所食”分別為聯(lián)合詞組,“井”和“灶”并列,二者搭配;“飲”和“食”并列,二者搭配,從而形成句法結構“井灶,人所飲食”,符合“前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分別跟后一個聯(lián)合結構里的并列成分搭配”,符合“分別搭配”定義,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2.起興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文學表現(xiàn)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一般用于詩文的開頭以加強語言表現(xiàn)力。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起興的是:
A.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B.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C.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D.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答案】D
【解析】定義強調:“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A項:意思為“堂前的燕子,冬去飛走了,夏天尚且能夠歸來,而我們兄弟,漂泊在他鄉(xiāng),長為他鄉(xiāng)人,卻久不見歸來”,通過寫燕子的狀態(tài)來引出流落他鄉(xiāng)的兄弟們有家歸不得的凄苦生涯,符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符合定義,排除;
B項:意思為“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通過描寫老驥的志向來引出烈士的壯志凌云、奮發(fā)向上,符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符合定義,排除;
C項:意思為“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通過描寫水有不同流向來引出人亦有不同發(fā)展,符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符合定義,排除;
D項:意思為“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jié)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全詩只描寫了夏季西湖的荷葉荷花,沒有要引出的事物,不符合“以引起所詠之辭”,不符合定義,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3.征詢型公關是指通過采集信息、輿論調查、民意測驗等,掌握信息和輿論,為組織機構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公共關系方面的咨詢的活動。宣傳型公關是指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介紹自己,以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的公共關系活動。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宣傳型公關的是:
A.研究機構公布某公司的市場調查結果引起社會關注
B.將公司新開發(fā)的系列產品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
C.收集微信公眾號上用戶對本公司產品的態(tài)度與評價
D.物業(yè)公司通過線上線下問卷向業(yè)主征求意見和訴求
【答案】B
【解析】定義強調:征詢型公關:“通過采集信息、輿論調查、民意測驗等”、“為組織機構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公共關系方面的咨詢的活動”;
宣傳型公關:“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介紹自己”、“以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的公共關系活動”。
A項:研究機構公布某公司的市場調查結果來引起社會的關注,其中公布市場調查結果不屬于利用傳媒來介紹自己,不符合“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介紹自己”,不符合“宣傳型公關”的定義,排除;
B項:該公司將新開發(fā)的系列產品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廣,其中微信公眾號屬于傳播媒介,推廣新產品也是為了獲得有利的社會反響,符合“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介紹自己”、“以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的公共關系活動”,符合“宣傳型公關”的定義,當選;
C項:該公司收集微信公眾號上用戶的態(tài)度和評價,屬于利用公眾號進行輿論調查并收集信息,符合“通過采集信息、輿論調查、民意測驗等”、“為組織機構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公共關系方面的咨詢的活動”,符合“征詢型公關”的定義,沒有利用傳媒推廣、介紹自己,不符合“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介紹自己”,不符合“宣傳型公關”的定義,排除;
D項:物流公司通過問卷來調查業(yè)主的意見和訴求,是利用輿論調查并收集信息,符合“通過采集信息、輿論調查、民意測驗等”、“為組織機構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公共關系方面的咨詢的活動”,符合“征詢型公關”的定義,沒有利用傳媒推廣、介紹自己,不符合“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介紹自己”,不符合“宣傳型公關”的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4.機器學習專門研究計算機如何模擬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提高學習效率。通常使用數據或以往的經驗,以此優(yōu)化計算機程序的性能。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機器學習的是:
A.某公司通過海量數據,不斷升級門禁考勤等場景的人臉識別技術的版本,將準確率從85%提高至99%
B.科研小組分析人類學習行為,決定讓計算機先選用簡單的數據再選用復雜的數據依次訓練,提升了計算機算法的準確率
C.某高校統(tǒng)計學生核酸完成情況,利用算法識別核酸報告截圖特定字符,自動生成結果,統(tǒng)計匯總時間由一小時縮短至兩分鐘
D.某AI算法在數據量較少的情況下,通過模擬雙方對抗情況獲取訓練數據,不斷提升技巧,最終在網絡游戲中達到職業(yè)選手水平
【答案】C
【解析】定義強調:“使用數據或以往的經驗”、“優(yōu)化計算機程序的性能”。
A項:某公司通過海量數據,不斷升級人臉識別技術的版本,提高了準確率,符合“使用數據或以往的經驗”、“優(yōu)化計算機程序的性能”,符合定義,排除;
B項:科研小組讓計算機選用不同難度的數據依次訓練,提升了計算機算法的準確率,符合“使用數據或以往的經驗”、“優(yōu)化計算機程序的性能”,符合定義,排除;
C項:某高校利用算法識別核酸報告截圖特定字符,縮短了統(tǒng)計匯總時間,并沒有提升算法的性能,不符合“優(yōu)化計算機程序的性能”,不符合定義,當選;
D項:某AI算法通過模擬雙方對抗情況獲取訓練數據,不斷提升技巧,符合“使用數據或以往的經驗”、“優(yōu)化計算機程序的性能”,符合定義,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5.弱關系社交,指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在陌生人之間展開的、不以加強彼此關系為目的的人際交往活動。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弱關系社交的是:
A.參與中國象棋小程序自動匹配對手的游戲
B.為剛剛添加的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動態(tài)點贊
C.在網絡直播平臺對小視頻評論進行再評論
D.網絡游戲過程中為提高游戲技術相互切磋
【答案】B
【解析】定義強調:“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在陌生人之間展開的”、“不以加強彼此關系為目的”。
A項:游戲對手是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匹配的,相互之間并不認識,符合“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在陌生人之間展開的”、“不以加強彼此關系為目的”,符合定義,排除;
B項:為剛剛添加的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動態(tài)點贊,說明在成為微信好友前就有可能認識,不一定是陌生人,并且添加微信好友的目的就是加強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不符合“在陌生人之間展開的”、“不以加強彼此關系為目的”,不符合定義,當選;
C項:在網絡直播平臺對小視頻評論進行再評論,符合“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在陌生人之間展開的”、“不以加強彼此關系為目的”,符合定義,排除;
D項:網絡游戲過程中為提高游戲技術相互切磋,符合“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在陌生人之間展開的”、“不以加強彼此關系為目的”,符合定義,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