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屬于同類判斷的是(?。?。
A.團隊重要,平臺也很重要
B.德行看言行,知識看談吐
C.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D.善人必勤儉,惡人必奢華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邏輯判斷。“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屬于直言判斷,“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屬于假言判斷,與題干不屬于同類判斷。A、B、D三項,均屬于直言判斷。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No.2
某中學校長對素質教育檢查組說:“我們學校對素質教育十分重視,課外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有美術小組、科技小組、音樂小組……但現在學生正在上課,下課課外活動時,請你們指導。”該校長對素質教育的理解(?。?。
A.不正確,素質教育不等于課外活動
B.不正確,素質教育不包括興趣小組
C.正確,素質教育要開展課外小組
D.正確,素質教育要組織興趣小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觀的內涵。素質教育的誤區(qū)之一就是: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教育培養(yǎng)人的基本途徑是教學,學生的基本任務是在接受人類文化精華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這就決定了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學,主陣地是課堂。題干中該校長認為素質教育就是豐富的課外活動,并讓素質教育檢查組在課外活動時進行指導,這說明校長并沒有認識到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對素質教育存在一定的誤解。故A項正確,C、D兩項錯誤。
B項,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是包括興趣小組的,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No.3陳濤成績不好,但上課時總是愛舉手回答問題,有時候老師問題還沒問完,他便把手高高舉了起來,讓他回答時他又不會,不時被其他同學譏笑。老師課下向陳濤問明原因后給予鼓勵。老師的做法(?。?。
A.正確,不得罪每一個學生
B.正確,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C.不正確,挫敗了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D.不正確,傷害了其他同學的正義感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題干中陳濤成績不好,老師并沒有放棄他,而是在問明原因后給予鼓勵,這說明老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無論其好壞。故B項正確,C、D兩項錯誤。
A項錯誤,“不得罪每一個學生”的說法不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