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想象在頭腦中產(chǎn)生新形象,不是記憶的重現(xiàn),而是對( )的改造和重造。
A.知覺
B.語調(diào)
C.表象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解析:想象是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2.奧蘇伯爾對學習進行了分類,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和( )。
A.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
B.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
C.連鎖學習與辨別學習
D.信號學習與概念學習
【答案】B。解析:奧蘇伯爾對學習進行了分類,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
3.為了證明“卵生”是不是鳥的關(guān)鍵特征,教師舉了麻雀和烏龜兩個例子。麻雀的例子屬于( )例,烏龜?shù)睦訉儆? )例。
A.正、反
B.正、正
C.反、正
D.反、反
【答案】A。解析:正例:又稱肯定例證,指從正面論證論點的例子;反例:又稱否定例證,指從反面論證論點的例子。麻雀屬鳥類且是卵生,故以麻雀為正例,說明“卵生”是鳥的關(guān)鍵特征;烏龜是卵生但不是鳥,故以烏龜為反例來論證題干命題。
4.趙強通過學習,了解到周總理在學習時代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此他也立志要“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趙強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性內(nèi)部動機
B.近景性外部動機
C.遠景性內(nèi)部動機
D.遠景性外部動機
【答案】D。解析: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不是短期內(nèi)實現(xiàn)的,所以是遠景性目標,學習是因為一定的誘因而進行學習的,所以是外部動機,綜合起來就是遠景性外部動機。
5.奧蘇貝爾的同化說認為遺忘是積極的。(辨析題)
【參考答案】
本題說法正確。
奧蘇貝爾主張遺忘實際上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jié)構(gòu)簡化的過程,即用高級的概念與規(guī)律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發(fā)生遺忘,從而提煉和簡化了認識并減輕了記憶負擔,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用于解釋有意義學習的保持與遺忘,他認為在真正有意義的學習中,前后相繼的學習不是相互干擾而是相互促進的,因為有意義學習總以原有的學習為基礎(chǔ),后者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加深和擴充。故本題說法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