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概述&一般學習理論
第一節(jié) 學習概述
一、學習的內涵 ★★★
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練習或反復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
第二節(jié) 一般學習理論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
(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1)刺激獲得與消退(2)刺激泛化與分化
(二)桑代克的試誤說
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嘗試—錯誤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桑代克根據自己的實驗研究得出了三條主要的學習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1.斯金納的經典實驗:迷箱實驗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
(四)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1.觀察學習
社會認知學習理論把學習分為參與性學習和替代性學習。
2.替代性強化(1)直接強化(2)替代性強化(3)自我強化
二、認知學習理論 ★★
(一)苛勒的完形——頓悟說
1.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苛勒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
(二)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己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系。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①學習材料具有邏輯意義;②有意義學習的心向;③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
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
(一)建構主義的知識觀
(二)建構主義的學生現
(三)建構主義的學習現
(四)教學現
(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高頻考點真題練習
1.【2017 萬州】(判斷)刺激泛化與刺激分化是互補的過程。
【高正答案】√。解析: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的過程,泛化是對事物相似性的反應,分化則是對事物的差異的反應。
2.【2017 奉節(jié)】(判斷)斯金納把人和動物的行為分為兩大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
【高正答案】√。解析:斯金納把人和動物的行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應答性行為,另一類是操作性行為。
高正教師公招考試在線交流QQ群:1043300897
微信公眾號訂閱:重慶市教師招聘網(cqjs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