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以下關于素質教育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B.素質教育就是特長教育
C.素質教育是一種合格加特長的教育
D.素質教育是以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22.張藝謀拍過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電影中的那個小男生之所以沒有退學,完全是因為老師“死纏爛打”,換一個老師的話,他很可能就輟學去打工了。“一個都不能少”體現了素質教育理念中的( )。
A.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B.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C.面向全體學生
D.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3.學校舉辦“我的理想”作文大賽,每班有10個參賽名額。其他班級大都采用抽簽方式決定名額,但是王老師認為這是給班級增光添彩的活動,只有習作水平高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因此精心挑選了他認為習作水平高的學生,并進行專門指導。關于王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符合公平競爭的要求
B.違背民主互助的理念
C.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
D.違背平等待生的理念
24.班主任錢老師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學生分為了A、B、C三個等次,在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對A等次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對B、C等次學生就任其自由發(fā)展、不管不顧,錢老師的做法( )。
A.正確,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B.正確,有利于因材施教
C.不正確,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D.不正確,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5.周老師這樣感慨中國的教育,她說:“要想使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好前程,現在中國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幫助學校把他們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護好自己孩子的天賦別再受學校的侵害,使學生不僅能取得好成績,而且要促使學生在品德、人格、體質、審美等方面都有所進步。”周老師的觀點體現了( )。
A.素質教育就是要廢除考試
B.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C.素質教育不僅局限于學校教育
D.學校教育就是應試教育
答案解析
2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的定義。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選項A,素質教育是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故A錯誤。選項B,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強調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是一種合格教育。同時素質教育強調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是一種特長教育。選項B片面強調特長教育。故B錯誤。選項C,素質教育在強調提高學生基本素質提高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一種合格加特長的教育。故C正確。選項D,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故D錯誤。綜合四個選項,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2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面向全體學生。其中,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fā)展。題干中的“一個都不能少”體現的就是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故選C項。選項A,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指的是尊重學生多樣的個性,在重視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外,也應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題干不符,故排除。選項B,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指的是素質教育要通過德育、體育、智育、美育等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全面發(fā)展。與題干不符,故排除。選項D,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發(fā)展教育,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所以,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與題干不符,故排除。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應選C項。
2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在教育中要平等待生,使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材料中,王老師“精心”挑選所謂習作水平高的學生違背了平等待生的理念。因此,本題選D。選項A,公平競爭應當是使每個學生都有參加大賽的機會,題干的做法恰好與公平競爭的要求相反,故排除。選項B,民主是指征求大多數學生的想法和意見,互助具體為師生和生生的合作互助,題干違背了民主性,但未體現違背互助性。故排除。選項C,因材施教是指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在統(tǒng)一要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故說法與題干不符。ABC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D選項。
2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fā)展。題干中錢老師將學生分為A、B、C三個等次之后,重點關注了A等次學生的發(fā)展,忽視了B、C等次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是不正確的。故本題選擇C項。選項A,素質教育是立足于人的個性的教育。人與人之間在基本素質大體相同的基礎上,每個人由于先天稟賦、環(huán)境影響、接受教育的內化過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存在多樣的個性,我們把人的個性看作是人性在個體上的反映,是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tǒng)一。題干中沒有體現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內涵,故排除。選項B,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題干中錢老師依據學生成績將學生分為A、B、C三個等次,但是只對A等次的學生給予了相應的教育教學措施,放任B、C等次學生的發(fā)展,這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故排除。選項D,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此選項在題干中未體現,是干擾項,故排除。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C選項。
2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生產需要全面發(fā)展的新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題干中周老師認為我們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要保護好學生的天賦,促使學生在品德、人格、體質、審美等方面都有所進步,體現了周老師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識。故本題選擇B項。選項A,素質教育不是要廢除考試,而是不再把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素質教育就是要廢除考試”的說法是錯誤的,故排除。選項C,素質教育貫穿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教育中,不僅局限于學校教育。題干中未體現此說法,故排除。選項D,學校教育并非一定是應試教育,此說法過于絕對,故排除。A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B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