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識記文章中的關鍵字詞,品詞析句。
2.通過朗誦法和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3.體會濃濃的親情,懂得應該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誦法和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體會濃濃的親情,懂得應該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哲理。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聽音頻);朗讀法(集體朗讀、指定學生分段朗讀);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導入新課:家,一個溫馨的詞匯,一個遮蔽風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他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懷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親情和關愛的空間。而親情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表現(xiàn)在生活中的點滴中,比如:散步。大家有和家人散步的經(jīng)歷嗎?你們有何感受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下面就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和家人散一散步?!景鍟荷⒉健?/p>
(二)整體感知
1.根據(jù)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播放音頻,圈點勾畫出關鍵字詞。
2.再讀文章,談一談你對于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了解。
明確:本文通過一次全家三輩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以小見大地引發(fā)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發(fā)了一種交織在母子、父子、祖孫三代之間濃濃的親情。
(三)深入研讀
1.文中的一家四口,你最喜歡哪一位?
明確:(1)喜歡文中的作者——有責任感,孝敬老人,懂得疼愛妻兒;(2)喜歡母親——雖然自己腿腳不靈便但寧愿受累,說明她有愛,和藹;(3)喜歡文中孩子——聰明,可愛;(4)喜歡妻子——溫柔賢惠。無論選誰,這里面都有著濃濃的親情?!景鍟贺熑胃?、愛、可愛、賢惠——親情】
2.請你談談本文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明確:這篇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友愛意識、責任意識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文章只選取一個普通家庭的一次散步小事來寫,從小的角度入手,貌似很不起眼,但卻表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主題——責任與愛。這種小事情表現(xiàn)大主題的方法就是“以小見大”。【板書:以小見大】
3.通過作者為我們展現(xiàn)的散步,你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
明確:莫懷戚這篇散文里的人文精神和民族傳統(tǒng)不僅僅在于寫中年人在自己家庭中的責任,更是在整個民族進程中起到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精神。只要有親情在,只要有愛在,只要多盡一些責任,我們的生命就是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景鍟河H情傳遞】
(四)拓展延伸
問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如過生日、家長會、購物、旅游等,都體現(xiàn)了濃濃的親情,時常也會掀起一些浪花,涌起一些波瀾。請擷取生活中的一朵浪花,說說你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明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實際感受,談談真實感受就可以了。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課重難點,教師提問學生對于本課的學習收獲。
作業(yè):學生在課下,認真觀察生活中體現(xiàn)親情的一件小事,把它記錄下來,上課與同學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描寫家人之間濃濃親情的散文,以小見大的手法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學生對于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刻,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盡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營造情境,輔助學生理解感受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