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第一次學制改革是在(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答案】C
【解析】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了《關(guān)于改革學制的決定》,明確規(guī)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學制。
2.( )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基礎(chǔ),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
A.桑代克《教育心理大綱》
B.桑代克《教育心理學》
C.維果斯基《教育心理學》
D.廖世承《教育心理學》
【答案】B
【解析】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的出版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基礎(chǔ),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
3.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及其規(guī)律的反映稱之為( )。
A.情感過程
B.認識過程
C.意志過程
D.個性
【答案】B
【解析】認知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指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即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征與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心理活動。
4.20世紀50年代( )的興起,同時信息論的思想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這些成果也影響和改變了教育心理學的內(nèi)容。(多選)
A.信息技術(shù)
B.程序教學
C.教學機器
D.多媒體
【答案】BC
【解析】教育心理學發(fā)展時期50年代的特點即程序教學和教學機器的興起,同時信息論的思想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這些成果也影響和改變了教育心理學的內(nèi)容。
5.可以引起隨意注意的原因有( )。(多選)
A.對過去經(jīng)驗的依從性
B.對活動組織的依從性
C.對興趣的依從性
D.對任務的依從性
【答案】ABCD
【解析】有意注意又稱為隨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維持隨意注意的條件有:有明確的目的任務、依靠間接的興趣支持、有良好的學習和工作習慣、對注意對象有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有較強的意志力,能克制自己排除干擾等等。因此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