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中學開設了科學課,由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勞技整合而成,這門課程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環(huán)境課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課程的分類。綜合課程是指打破傳統(tǒng)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整合物理、化學、生物、勞技形成的課程屬于綜合課程。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20%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這體現(xiàn)了新課程結構是( )。
A.綜合性
B.均衡性
C.選擇性
D.時代性
【答案】C
【解析】選擇性是指課程結構中除了設置必修的國家課程之外,還會根據(jù)當?shù)睾蛯W校特色設置一些選修課,滿足學生興趣和個性差異的需要。體現(xiàn)出選擇性。故選C。
3.提出應把評價的重點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zhuǎn)向“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上來的是( )。
A.泰勒
B.斯克里文
C.夸美紐斯
D.杜威
【答案】B
【解析】目的游離評價模式是由美國學者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病而提出來的。
4.從課程設計開發(fā)和管理主體來區(qū)分有(多項選擇題)。
A.國家課程
B.必修課程
C.活動課程
D.校本課程
【答案】AD
【解析】從課程設計開發(fā)和管理主體來區(qū)分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5. 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為課程目標。(判斷題)
【答案】√
【解析】課程目標是指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