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
A.人自身的活動
B.實物
C.標本
D.說教
【答案】A
【解析】從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學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動,如口耳相傳、示范、模仿、練習,但主要通過語言,也包括表情、動作、形體等進行。
2.一般而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 )。
A.教育現(xiàn)象
B.教育事實
C.教育問題
D.教育規(guī)律
【答案】C
【解析】教育學是關于怎樣培養(yǎng)人的一門科學,而要解決培養(yǎng)人的問題,就勢必會在解決培養(yǎng)人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產(chǎn)生紛繁復雜的教育現(xiàn)象。“當人們體會到某些教育事實對人的關系十分密切,對人的發(fā)展有某種意義,但還不了解它,同時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決定去研究它時,這樣便構成教育問題。人們對教育的認識達到這個水平時,即把教育問題作為教育學的對象時,教育學就產(chǎn)生了。”因此,教育學的研究最根本的對象就是教育問題。
3.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更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有( )。
A.系統(tǒng)性
B.預見性
C.結構性
D.實效性
【答案】B
【解析】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
4.“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這是充分運用了下列哪一種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樣示范
C.實際鍛煉
D.品德評價
【答案】A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觀、樸素、整潔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凈化美化校園等。
5.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是( )。
A.科技活動
B.學科活動
C.體育活動
D.社會活動
【答案】B
【解析】學科活動是一種學科性的課外學習和研究活動,一般按學科分別組織活動。這類活動是學校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