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是作為一種潛在的價值因素存在于學生身上,只有借助于學生對社會的貢獻才能得到證明,這體現了教師勞動價值的( )。
A.滯后性
B.長期性
C.隱蔽性
D.復雜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勞動的特點。教師的勞動特點包括:示范性、創(chuàng)造性、復雜性、空間的廣延性和時的延續(xù)性、隱含性(潛在性、隱蔽性)。教師的勞動效果作為一種潛在的價值,隱含在學生身上,體現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和學生成長的“德”“オ”之中,無法直接觀察到,需要等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オ能顯現。C項正確。A:學生成才需要很長的周期,這就決定了教師的勞動效果在短時間內難以顯現,此即為長期性。但題干反應的是潛在性屬于隱蔽性的一種。B頂:長期性包含滯后性。教育影響的遲效性即滯后性,例如。奧運會運動員獲得獎牌,會追溯到啟蒙教練。D項: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勞
動對象的復雜性、教育目的的復雜性和教育任務的多樣化。綜上所述,本題選C。
2.( )是學生最基本的權利。
A.參加教育教學活動
B.獲得獎學金
C.獲得公正評價
D.獲得學業(yè)證書、學位證書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權利?!督逃ā返谒氖l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二)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三)在學業(yè)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guī)定的學業(yè)后獲得相應的學業(yè)證書、學位證書;(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五)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權利。教育權是學生最基本的權利。A正確。BCD選項:受教育者的權利,但不是最基本的權利。排除。
3.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特點。
A.示范性
B.創(chuàng)造性
C.間接性
D.個體性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孔子教育思想與教師勞動特點的結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原意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引申到老師的職業(yè),強調老師的示范作用。而教師勞動的示范性強調教師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學識和言行,通過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響勞動對象。題干符合示范性的特點。A項正確。B選項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①首先,表現在因材施教上2表現在對教育教學的原則及方法的運用和選擇上③表現在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處理和加工上4表現在教師的教育機智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顯然不是說的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排除C項間接性是指教師的勞動效果作為種潛在的價值,隱含在學生身上,體現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和學生成長的“德”“オ”之中,無法直接觀察到,需要等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能顯現。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個體性是指教育教學活動是通過個個教師的個體勞動來完成的。與題干不符,排除。
4.教師專門化嘗試是從建立專門的( )開始的。
A.教育行政機構
B.學校制度
C.師資培訓機構
D.教育法律法規(guī)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教師專門化嘗試是從建立專門的師資培訓機構(如師范院校)開始的,這種專門師資培訓機構的建立與國民義務教育制度的確立是同步的。C正確。ABD項:擾項,排除。綜上所述,C正確。
5.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決議,規(guī)定教師節(jié)的時間是( )。
A.每年的10月1日
B.每年的9月1日
C.每年的9月10日
D.每年的10月10日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節(jié)。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決議,規(guī)定教師節(jié)的時間是每年的9月10日。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ABD選項:說法錯誤,排除。綜上,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