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學生早上到學校后主動打掃教室,老師看到后進行了表揚,以后這個學生經常早到校打掃教室。這可以用( )原理來解釋。
A.替代強化
B.負強化
C.操作性條件反射
D.經典性條件反射
【答案】C。解析:學生主動打掃教室,老師看到后表揚學生,教師采用了正強化,正強化屬于操作性條件反射。
2.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稱為( )。
A.行為強化
B.行為塑造
C.行為矯正
D.行為訓練
【答案】B。解析: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3.強化是一種操作,強化的作用在于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fā)生的概率,而強化物則是一些刺激物,它們的呈現或拋除能夠增加反應發(fā)生的概率。根據強化的性質可以將其分成( )。
A.自然強化物和人為的近似強化物
B.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
C.正強化和負強化
D.強化和懲罰
【答案】C。解析:斯金納的迷箱實驗主要研究了強化規(guī)律,根據強化的性質將其劃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
4.小剛上學害怕被點名回答問題,當他發(fā)現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子上時,就不大可能被提問,于是后來就越來越多的表現出類似行為。從行為主義觀點來看,這是由于該生曾受到(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塑造
【答案】B。解析:負強化指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小剛通過坐后排趴在桌子上,擺脫了被點名回答問題的刺激,從而增加了他坐后排趴在桌子上這種行為的發(fā)生。
5.下列屬于負強化的實例是( )。
A.老板對遲到的雇員扣發(fā)獎金
B.老師不再批評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小明
C.對哭鬧要玩具的兒童不予理睬
D.上課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師和同學理睬
【答案】B。解析:負強化是指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B選項中批評是個厭惡刺激,老師不批評小明,從而使小明增加完成作業(yè)的次數。A選項屬于懲罰;CD選項屬于消退。
課程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