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shù)試講面試模板
小學美術(shù):
小學美術(shù)《走向明天》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shù)字基本知識,能夠運用字體設計的方法設計出自己的名字及母校紀念留言板。
2.通過欣賞討論,合作探究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美術(shù)字的變化規(guī)律和設計方法。
3.體驗美術(shù)字的形態(tài)美和意蘊美,養(yǎng)成熱愛藝術(shù),熱愛母校的情感的情感,提高其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習字體設計的基本方法。
【難點】
能夠運用字體設計的方法,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及含義的自己的名字的字體及母校紀念留言板。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紙、勾線筆、彩筆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視頻圖像導入,教師通過播放帶有字體設計的廣告,如“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可口可樂等,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字體設計這一概念,再讓同學們談談即將畢業(yè)的想法、感觸。
小結(jié):可以用上面提到的有個性的字體設計為學校設計一份美觀的母校紀念留言板。
活動二:賞析作品,新課講授
(一)聯(lián)系生活,直觀感知
通過讓學生欣賞比較貼近比較接近他們生活的海報設計中有特點的字體設計,特別是帶有個性簽名的海報及廣告設計,單獨呈現(xiàn)出字體,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富有創(chuàng)意與美觀的海報設計中的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你知道這是宣傳什么的海報嗎?認知這些字嗎?這些字和我們平時寫的字有什么不同?
學生思考并回答
(二)作品賞析,分析方法
師:這些獨特美觀的字是怎么寫出來的?你們想知道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接下來可以通過一個連連看的游戲,讓學生觀看多媒體上“走向明天”四個字不同的書寫方式,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師:這四個字有什么不一樣?討論探究一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技法?
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并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jié):字體設計有夸張變形,筆畫連接,裝飾描繪,粘貼制作四個表現(xiàn)技法。其實這些字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也是一種有意思的表達個性與情感的方法,你們可以通過這種有趣的書寫方式來寫自己的名字。
活動三:示范操作,實踐練習
1.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校以前的留言板作品,學生賞析,講解設計留言板制作要素。
可以采用剪貼照片或繪畫合理對留言板進行裝飾
文字書寫:寫出自己的畢業(yè)感言以及對同學的美好祝愿。
2.比較欣賞:自己事先書寫好的同一名字的幾個不同效果的設計。
思考:你準備怎樣設計自己的名字?關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樣好的設計構(gòu)想?
活動安排:運用已有的美術(shù)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學一起來制作一塊母校紀念留言板。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針對共同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及時糾正。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書寫方式;對有問題的同學提供個別指導)
活動四:交流評議,拓展提高
(一)學生展示交流
學生將自己設計的名字剪貼在留言板上,組成一塊班級留言板:
1.談談自己的設計與想法。
2.說說能吸引你的名字設計,并談談你的看法和認識。
3.教師自己設計的名字也貼在留言板上,留做紀念。
4.集體出謀劃策將“留言板”進行合理裝飾,使其整體感覺更為美觀。提供背景音樂:《友誼地久天長》。
(二)鞏固拓展
課下可以去觀察身邊一些有趣的字體設計的的運用,分析其運用的設計方法,并將一些有趣的字體設計帶來與同學之間交流欣賞。
五、板書設計
走向明天
設計方法:夸張變形,筆畫連接,裝飾描繪,粘貼制作
留言板制作要素:照片,文字,繪畫等
中學美術(shù):
《維倫多夫的裸女》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雕塑作品《維倫多夫的裸女》的出土時間、地點等相關知識,掌握欣賞雕塑作品的方式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不同而雕塑作品,體驗雕塑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雕塑的獨特美感,體會雕塑與其所處時代社會形態(tài)以及思想觀念的密切聯(lián)系,提升美術(shù)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雕塑作品《維倫多夫的裸女》相關知識,掌握欣賞雕塑作品的方式方法。
【教學難點】
雕塑作品的賞析方式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感知圖片,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教師出示《米洛斯的維納斯》,請學生欣賞,激發(fā)學生興趣。并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米洛斯的維納斯》相關信息以及看到這個維納斯雕塑的感受等。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總結(jié):米洛斯的維納斯雖斷臂,但很美。
教師出示《維倫多夫的維納斯》給學生欣賞,并揭示課題:《維倫多夫的維納斯》
活動二:賞析作品,引發(fā)思考
(一)感知《維倫多夫的維納斯》,講解作品相關知識
1.教師檢查學生課前收集資料情況,并提問:對于這個維納斯,大家了解多少呢?
學生踴躍回答,教師總結(jié):1908年,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家在奧地利維也納小鎮(zhèn)維倫多夫發(fā)現(xiàn)了這尊高11.5厘米的裸女雕塑,于是命名為《維倫多夫的維納斯》,也被稱為“原始的維納斯”。
2.感知《維倫多夫的維納斯》,體會該作品的表現(xiàn)風格特點
學生觀察作品,得出該作品采用圓雕的方式呈現(xiàn),表現(xiàn)風格比較夸張、比較概括。
(二)賞析作品,比較分析作品
1.教師出示《維倫多夫的維納斯》與《米洛斯的維納斯》提問:兩個作品的區(qū)別,雕塑家是如何來塑造形象的?
學生四人一小組交流并回答問題:
①雕塑家塑造裸女的形象進行夸張,表現(xiàn)在胸部、臀部以及腹部等女性特征部分,做了大幅度夸張。
②雕塑家在臉、五官表現(xiàn)上比較的概括,直接用帽子蓋住,被弱化到幾乎不存在的地步。
③整個作品采用石灰?guī)r制作,突出了作品的體積感和重量感。
教師總結(jié):采用夸張、概括等手段塑造形象。
2. 教師講解該作品的作用——這種造型是作為神靈的偶像,插在松軟土地上以供崇拜。由此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雕塑家要用這些表現(xiàn)手法去表現(xiàn)作品?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原始藝術(shù)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張和強調(diào)了女性的特征,體現(xiàn)出原始人對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識。
活動三:對比鑒賞
教師出示作品《持角杯的維納斯》,有學生體會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
在法國南部的勞塞爾巖洞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六個人物雕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是一個浮雕女性人體形象,被后人稱為《持角杯的維納斯》,或稱為《持角杯的女巫》。雕像中的女性面部和足部的刻劃十分模糊,而能體現(xiàn)女性生殖特征的部位卻刻劃得十分夸張。她右手拿著一只牛角,左手搭在隆起的腹部上,披肩的長發(fā)繞過了她的左肩。從形象上看,她顯然是在主持一種巫術(shù)儀式,也許在祈禱本族人狩獵滿載而歸,也許是在祝愿氏族的昌盛??赡苓€有更深一層的觀念,或者表現(xiàn)一個早已被歷史遺忘掉的某種更古老的傳說。這種典型的女性雕刻形象表現(xiàn)了原始人類對種族繁衍的崇尚,被認為是原始藝術(shù)的開端。
活動四:交流評議,拓展提高
在西班牙和英國等地洞穴的壁上可以看到反映妊娠婦女腹中胎兒圖像的壁畫。在土耳其中部的洞穴中發(fā)現(xiàn)一座看來是生育女神以坐姿在分娩,在她雙足之間有個小孩。這些都反映在歷史上人類對生育、分娩的朦朧認識。
五、板書設計
維倫多夫的裸女
表現(xiàn)手法:夸張、變形、概括
高正教師資格證考試在線交流QQ群:956811699
微信公眾號訂閱:準老師教師資格證(zhunlaoshi)